胡适为什么提出要废除汉字
民国时期,中国虽然脱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,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以及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,中华民族举步维艰。
再加上1915年12月12日,袁世凯宣告恢复帝制,建立了中华帝国,以及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的闹剧,再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难,此刻中国已经接近崩溃亡国的边缘。民国时期的文人痛定思痛,纷纷深刻反思,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,他们认为:中国的贫弱,显然不是推翻某个皇帝就能解决的,其中一定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,限制住了中国的发展。

在这种思想之下,时任北大讲授的钱玄同,将这一切的原因归结到汉字身上,正是汉字的存在,才导致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被固定,得不到有效发展与突破。因此在思索之后,他提出“汉字乃中国落后之根本,必须废除”的言论。
为了获得更多地支持,他致信其他文豪名流,号召他们加入废除汉字的行动中。他给胡适写了一封信,信中的内容大致如下:欲使中国不亡,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,必须废孔学、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。而废记载孔门学说,及道教妖言之汉文,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。欲使中国不亡,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,必须废孔学、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。而废记载孔门学说,及道教妖言之汉文,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。
而钱玄同的这一理论,获得了胡适、谭嗣同、鲁迅等文豪们地支持,在他们的商议之下,一致认为汉字确实需要废除,然后转用拉丁文进行替代。

于是在1922年,钱玄同发表万字文章《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》,并公开演讲:1894年,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,于是国中有识之士,知道非改革政治、普及教育,不足以自存于世界。但是提到普及教育,即有一个问题发生,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。
1894年,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,于是国中有识之士,知道非改革政治、普及教育,不足以自存于世界。但是提到普及教育,即有一个问题发生,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。
此言论一经公开,立刻引起人们的轩然大波,有反对者亦有支持者,他们各持观点陷入激烈的争论中。自此,一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废除汉字的狂潮诞生了。

提出废除汉字的人是谁
提出废除汉字的人众多,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清朝末年的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和梁启超等,他们主张采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,以促进现代化进程。
在近代中国,还有一些学者、作家和政治家提出过废除汉字的主张胡适、鲁迅等。不过,这些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实践,汉字至今仍然是中文书写的基础。
钱玄同
1918年,钱玄同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了《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》,呼吁废除汉语和汉字,改用所谓的“万国新语”(即完全拼音化的世界语)。在此之前,已有语言学家提出了汉字切音和注音方案,如今仍有一些地区在使用注音。
你怎样看待现代汉语取消汉字走拼音化道路
提出这问题的人是脑残粉啊!拼音之表发声,汉字才是发声又表意。韩国人身份证上名字是用汉字标的,因为他们韩语字只发声不表意,和中国汉语拼音一样。我们中国人使用汉字几千年了,骨头里都是汉字,没有汉字,就不能展现我们民族文化,民族精神!谁说不用,我咬死你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语拼音为什么废除汉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